发布者: 小小美顾2025-01-16 12:13:27
透明质酸酶,也称为透明质酸蛋白酶或裂解酶,是一种国内药物,称为注射用透明质酸酶类。它是各种酶的总称,可以在透明质酸中引起低分子量反应,并可以降低透明质酸在体内的活性,从而改善组织的流体渗透性。简单地说,它是一种可以溶解注射到体内的透明质酸的酶,通常被认为是透明质酸注射后不良反应的“治愈”方法。正是由于裂解酶的存在,透明质酸被认为是目前最安全的注射填充材料。它可以溶解,也是透明质酸相对于可注射胶原蛋白的主要优势。
溶解酶使用方法是什么?
溶解酶,也称为透明质酸酶,是一种能够分解透明质酸的酶,常用于溶解注射到体内的玻尿酸。以下是溶解酶使用的基本方法:
1. 溶解酶的配制
溶解酶通常以冻干粉形式存在,使用前需要配制。取一瓶溶解酶,加入1ml、2ml或3ml的生理盐水或利多卡因,充分溶解冻干粉。然后用1ml注射器抽取0.1ml、0.2ml或0.3ml溶解后的溶解酶,再添加生理盐水或利多卡因至1ml,使得溶液中含有150u的溶解酶。这种配置方法可以溶解小分子玻尿酸,但需注意交联度过高的玻尿酸需要更高浓度的溶解酶。
2. 过敏测试(皮试)
使用溶解酶前,需要进行过敏测试。取150u/ml浓度的药液0.02ml进行皮内注射。如果5分钟内出现具有伪足的疹块,持续20-30分钟,并有瘙痒感,则为阳性反应。局部出现一过性红斑不是阳性反应的标志。如果显示阳性,建议放弃注射。
3. 注射方法
注射溶解酶时,需要确定注射的深度和范围,尽量注射到玻尿酸中间去,多方向均匀注射,以避免溶解后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。如果判断深度不准确,可以尝试注射到皮下,依靠药物自然渗透。
溶解酶需要注意什么?
1. 操作部位如48小时内注射过肉毒素,不能注射溶解酶,以防止肉毒素因注射而扩散;
2. 有过敏史或正在服用药物的求美者,请如实告知您的操作医师,此外,部分慢性疾病患者也不适合注射;
3. 注射完玻尿酸溶解酶后,一般间隔一周后注射玻尿酸,如有紧急状况或特殊需要,也最少应间隔72小时;
4. 注射中如发现过量水肿、恶心或过敏症状,应终止注射;
5. 溶解酶能溶解大部分玻尿酸,残留的玻尿酸在半年内完全代谢消失。溶解酶后出现的瘀青和发黄的现象是因为注射时有皮下出血的情况,一般几周后就消退。
上一篇:水光针有哪些功效,需要怎么护理?
下一篇:没有了
点击跳转微信添加咨询